大概算是一篇攻略吧?

  • 表达形式?演出手法?

正如大多数垃圾游戏和伟大游戏那样,0xcccc的出发点来自一个小小的创意,就是像电影『Martrix』一般,在一个Console窗口,用一个相同的字符串不停地刷屏,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演出形式,这种Console里的交互,在『凉宫春日的消失』里也有。这种Console情怀,该说是程序员的浪漫呢?还是程序员的低俗品味呢?

那么,什么样的角色,才会用这样的一种形式,来表达这个情感呢?这个角色会因为什么而产生这个情感呢?——这一切问题,围绕着Console这个所谓的表达形式很快被铺了出来,一一解决之后。整个游戏的思路,还有框架也就被编织出来了。而在这个大框架,我不停地试图塞一些自以为有趣的点子,虽然这些很可能破坏了游戏和解密的完整性和流畅性,可是我还是固执地加入了它们。比如每个小关分一个可执行文件(为了更有真实感,真的有这个角色被困在计算机中的感觉),再比如把最后一关的解谜放到博客上……这些设定有的甚至给我实现游戏带来了巨大的不便……但我仍然选择这样做,如果非说有什么原因的话——呃,我觉得这样很酷。

所以,这大概算是一次真正的,独立的,自娱自乐式地表达。

  • 那些游戏应该有的?

我之前几乎所有的小尝试,都被冠以了——这不好玩——的评价。或许是这样的评价听得太多,这次我在一开始就开始考虑,这游戏要咋玩。然而当第一稿完成的时候,我的所有试玩玩家都跟我说,这游戏太难了,根本玩不下去……(我曾经甚至怀疑由于我任性的设计,有玩家不知道怎么开始游戏。后来发现只有我女朋友不知道……)然而当我把正式版发到朋友圈之后,我的两位计算机相关专业(一位学密码学,另一位经常玩这种数字解谜)的同学,在没有向我寻求任何帮助的情况下(用了少量的暴力法),打到了结局。

事实上,正式版和试玩版的难度差异并不大。整体来说对于普通玩家来说,这款游戏从难度上大概是彻底的失败了,然而从自娱自乐的角度说嘛……无论是剧情还是谜题,我都设计得很爽。这,大概就够了吧?

然而剧情虽然写着爽,但是除了我自己来说,它大概还是失败的吧QAQ。我曾经幻想我把这玩意发朋友圈之后,会有同学在博客的解谜关最后下面评论一些剧情相关内容来着……唉,我是多么希望真的有玩家喜欢这个角色呐!但是角色的属性和内涵是靠细节撑起的,而我的创作缺乏这些细节呢QAQ。

这么说来,游戏里还有一个小彩蛋,当你在Intro里听完主角唱歌之后,她会……

  • 技术

说到底,这毕竟是一个C++作业。但是必须说的是,在和老师聊了一次改变游戏方针之后,技术是我考虑最少的一件事情,也是舍弃最多的。比如那个残废的光线追踪连影子都没写,比如几个关卡里明明有可以复用的部分,比如那个光线追踪的几个类我还想写几个static const来着……但当我把很多精力放到关卡设计和写文案上之后,我没有太大精力照顾这些了。但是『写一个很底层的东西以加深理解OO特性』这个目的却是实实在在地达到了。还是很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练习一下基本功,下次要是还有写纯C++的机会,一定要试试用纯粹Template的机会。希望老师不会因为我C++写的搓不要给我扣分吧……

 

最后是说好的攻略。

打开Intro,明白故事背景后,进入Plus,不难发现其实只有一个完整的球,地上的球被截断了,其他的都是镜子的反射,故第一位为3+1=4。之后进入Subtract,根据提示将分子分母都从16进制转到10进制,求得273.15,这个数和绝对零度关系不小,也可以根据热力学定律273.15K=0摄氏度大概猜出应该为0,故本位为3-0=3。再来看Mutiply,如果你百度Catalan数,或者百度你能得到的那个序列,就会发现那个序列是卡特兰数序列,这个数列有很多有趣的性质,但是重点是第一个六位卡特兰数的末尾是2.所以第三位是3×2=6.最后一位,Devide就是one的摩尔斯电码,所以就是3/1=3;

故得到了密码4363.

然后在Fin里可以得知主角的名字叫0xcccc   如果对计算机比较了解的话大概可以猜到0x是16进制   所以把cccc转成十进制  得到最后关的密码52428  这个密码可以让玩家进入  http://www.wxzuir.moe/0xcccc/  即真结局.

(所以  有什么关于谜题设计的吐槽或者剧情相关的吐槽吗)

Has one comment to “大概算是一篇攻略吧?”

You can leave a reply or Trackback this post.
  1. 吐槽:
    1、Plus里的球挺难意会出来的……可能是我眼神不好,开始以为是2然后gg。不过做出这种效果还是好厉害!
    2、总体来说关卡不难(划掉)挺好玩的,希望以后的游戏里还能看到这类解密元素在!或者在背景里放些彩蛋什么的~而且可以再隐晦一点(划掉)
    3、剧情很有想法!只是我我我可能要苛责一下文案(捂脸)。太二次元日系风格了。又杂糅太多作者个人情感了。对我来说,日系轻小说风的独白很难有感染效果。可能因为我本身是那种不读轻小说的人,也很难被galgame或是番剧里的独白代入或打动。这类风格,文字容易流于抒情,情感又容易浮泛而近于苍白。意识流的中文作品,我认为真正动人的有几篇短篇,白先勇的《游园惊梦》,废名的《河上流》,汪曾祺的《复仇》初稿。大约以我的审美,会觉得即使是袒露灵魂的过程,也是文字里隐而不发的力量,含蓄而有余韵的情感,更为深挚动人。嗯…这样要求很过分,就当是我作为一个隐藏文科生(划掉)的一点点吐槽吧。

回复 Aria 取消回复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